进入封地前需明确封地的核心功能定位。封地作为资源生产和军队建设的基础,其布局直接影响后续发展效率。初始封地建议优先建设军事设施,包括步兵营、弓兵营、战车营等,同时保留1个书院用于科技研究。资源类建筑如农场和房屋需保持合理比例,初期推荐3房屋8农场的配置以确保粮食供应。科技研发应侧重提升资源产量和建筑效率,为后续扩张奠定基础。

第二块封地的选址需考虑城池特性加成。优先选择具有粮食增产加成的城池,封地内部建议采用1大厅11农场的极端配置以快速积累资源。迁城时需使用迁封令,将封地转移至资源丰富的战略要地。掠夺他人封地可获得资源但会结仇,需谨慎评估目标封地的防御等级和资源储备。封地防御需配置箭塔和城墙,并保持一定数量的驻防部队。

每提升10级可开辟新封地,后续封地建议专精化发展,例如设立纯兵营封地或全资源封地。兵营封地应包含4种兵种建筑,推荐1大厅2步兵营1弓兵营5战车营的配比。资源封地则需根据当前资源缺口调整农场与房屋比例,后期可转型为全房屋封地提升人口上限。科技研发需同步跟进,重点提升对应兵种的攻防属性。

不同兵种需搭配相应特长的将领,步兵将领侧重防御属性,弓兵将领优先提升攻击力。将领成长值直接影响带兵数量,高成长将领应分配至主力封地。封地间的资源调配通过市场系统完成,注意保持粮食与铜钱的平衡兑换比例。国战阶段需将主力封地迁往前线城池,并建立完善的补给线保障资源输送。
军事封地应储备多兵种混合部队以应对不同战场需求,建议保持步兵40%、弓兵30%、战车20%、骑兵10%的兵力结构。资源封地需定期升级大厅等级以提高税收收入。当封地数量达到上限时,可通过放弃低效封地重新开辟的方式优化布局。书院科技最终应覆盖所有兵种强化和资源增产项目,形成完整的科技树体系。
封地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给自足的循环体系。通过精确计算各封地的资源产出与消耗,建立内部资源流转机制。军事封地需确保有至少两个资源封地提供支持,避免因资源短缺导致兵力断层。所有封地的建筑升级应保持同步,避免出现明显的等级断层。最终形成的封地网络将具备持续产出资源和兵力的能力,为统一三国奠定物质基础。
